Chinese Abstracts 2004

分光光度法研究碱性介质中二(过碲酸)合银(III)配离子氧化1,3-丙二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单金缓 霍树营 申世刚 孙汉文
(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分析科学重点实验室 河北保定 071002)
摘要 在碱性介质中于30℃- 45℃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碲酸)合银(III)配离子(DDA)氧化1,3-丙二醇的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表明:反应对DDA为准一级,对还原剂为1.18-1.26级;表观速率常数随着OH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TeO2-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有负的盐效应。据此提出了包括配离子和还原剂形成络合物的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由假设反应机理推出的速率方程能很好地解释全部实验现象,进一步求得速控步的速率常数和活化参数。
关键词 二(过碲酸)合银(III)配离子,1,3-丙二醇,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2,3,5,6 – 四氯代甲苯衍生物的合成
屈伟月 唐渝 杨骏 张渊明 岑颖洲
(暨南大学化学系,广州510632)
摘 要 本文探讨了带吸电子基的2,3,5,6 – 四氯代苯衍生物的合成,当对位是两个吸电子基时,氯代反应不发生,而带有一个给电子的甲基时,反应在四氯化碳和氯磺酸介质中、碘催化和50 – 55oC的较低温度下即可得到较高收率产物,分别是2,3,5,6 – 四氯对甲基苯甲腈收率96.3%、2,3,5,6 – 四氯对硝基甲苯收率85.5%、 2,3,4,5,6 – 五氯甲苯收率84.2%、2,3,5,6 – 四氯对甲基苯甲酸甲酯收率62.10%。
关键词 四氯代甲苯 氯代反应 合成

稀土铈对Pd/Al气相加氢丙烯腈的修饰作用
肖述章 楼芝英 周国光 徐祖辉
(上海师范大学化学系,上海 200234)
摘要 用浸渍法制备了Pd(0.05 wt.%)/Al催化剂,采用稀土铈对其进行改性,经焙烧、还原后,于固定床中气相加氢丙烯腈。实验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催化剂对丙腈有极好的选择性,没有检测到丙腈以外的产物;Pd/Al中掺入铈极大的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XRD、XPS等测试表明,铈对Pd/Al的“电子效应”及“结构效应”是提高催化剂催化行为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加氢;丙烯腈;铈

膜生物反应器的现状与应用
刘朝辉 张奎山 辛峰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天津 300072 )
摘要 本文重点介绍了同时具有生物催化和膜分离双重功能的膜生物反应器。作者首先简要地叙述了膜生物反应器在生物化工领域中的应用优势以及它的分类。然后着重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在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制药、环保等领域中的不同应用。这些应用表明膜生物反应器有着传统生物反应器无法比拟的优势。最后总结了目前膜生物反应器工业应用技术上所面临的挑战,并对今后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应用 分类

环境水样品中总碳浓度测定法
魏彦林  林金明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100085)
摘要 总无机碳(TIC)和总有机碳(TOC)是水质分析的二项重要指标,本文从TIC和TOC两个方面总结了环境水样品中总碳(TC)浓度的测定方法。
关键词 总碳,总无机碳,总有机碳

超声辐射促进合成1,5-双苄基-1,4-戊二烯-3-酮
陈国锋  李记太  段慧云  李同双
(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分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保定 071002)
摘要 超声辐射下,对芳香醛与丙酮或亚苄基丙酮在KOH催化下通过Claisen-Schmidt 缩合反应合成双亚苄基丙酮的反应进行了研究,该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产率高等优点.
关键词  双亚苄基丙酮; 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 超声波

CaCo和CaCo的化学键与热电性能研究
闵新民,邢学玲, 洪汉烈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70)
摘要 用离散变分密度泛函方法(DFT-DVM)计算了钴酸盐CaCo和CaCo体系,讨论了电子结构,化学键等与热电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价带和导带之间的能隙宽度表现出了半导体电子结构特征,且CaCo的能隙比CaCo窄。态密度费米能级附近的价带和导带主要由Co 3d和O 2p原子轨道贡献,但是CaCo和CaCo之间有明显的差异。CaCo中的Co-O共价键和离子键都比CaCo中强。Ca在CaCo中连接 … -Co(1)O-Co(2)O- … 链之间相互作用, 在CaCo中连接CoO和CaCoO层之间相互作用。Ca的存在也减弱了共价键和离子键的强度,改善了热电性能。
关键词 钴酸盐,电子结构,化学键,热电性能

邻甲酚型硼酚醛树脂的固化及热性能研究
夏立娅 高俊刚 蔚振霞
(河北大学 质量技术监督学院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摘要 本文通过红外(IR)及热重(TGA)分析法研究了邻甲酚型硼酚醛树脂(BOCNR)的固化及热分解过程。结果表明固化过程中形成了硼酯键和包含有硼氧配位键的六员环结构,并且配位的氧原子是由酚羟基提供的。TGA结果表明,BOCNR拥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并且其热分解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二和第三阶段,热分解反应都遵循一级反应规律。
关键词 硼酚醛树脂 邻甲酚 硼酸 热分析

以四氢呋喃为有机改进剂的磺酸盐的反相离子对色谱测定
庞秀言孙汉文申世刚孙雪洁
(河北省分析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大学化学与科学学院,保定,071002,中国)
摘要   建立了以四丁基溴化铵为离子对试剂同时用于几种芳香族磺酸盐测定的反相离子对色谱分离紫外检测分析方法。结果表明:离子对试剂浓度、pH值以及流动相中四氢呋喃的含量是影响磺酸盐分离的主要因素。文中给出了七种磺酸盐的线性回归方程、线性范围、线性相关系数和方法检出限。为实现低浓度水样中被分析物的测定,采用了以二氯甲烷为溶剂,四丁基溴化铵为离子对试剂的离子对萃取技术,方法回收率在96.8-101.7%范围内,相对标准偏差低于7.6%。分别从雨水、自来水和电渗析法制得蒸馏水中检测到了不同量的间硝基苯磺酸盐、二苯胺-4-磺酸盐和甲基橙。
关键词  反相离子对色谱,磺酸盐,四氢呋喃,离子对萃取

杂多化合物热稳定性研究进展
吴庆银 曹磊 冯雯琦
浙江大学化学系 杭州 310027 )
摘要 本文综述了影响杂多化合物热稳定性的因素(包括有机阳离子,碱土金属阳离子,碱金属阳离子,过渡金属阳离子和稀土金属阳离子等外界阳离子以及含过渡金属和非金属原子的内界杂原子)。
关键词 杂多化合物 热稳定性 差热分析(DTA)

轻质油品选择性氧化脱硫技术进展
赵地顺 孙凤霞 周二鹏 刘妍
(河北科技大学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河北 石家庄050018 中国)
摘要   当今社会环保意识日益加强,轻质油品的氧化脱硫工艺也因其操作条件温和,而且不消耗氢气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综述了选择性氧化脱硫工艺的机理、工艺过程、发展情况,以及这一工艺在不同轻质油品脱硫过程中的应用。最后作者指出了在这一领域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关键词  脱硫 轻质油品 选择性氧化

磺化聚苯乙烯激基缔合物生成动力学研究
陈旭东 王新波
(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高分子研究所,广州 510275, 中国)
摘要  研究了不同磺化度的磺化聚苯乙烯(SPS)激基缔合物生成动力学。结果发现,SPS的荧光光谱在285,335和380nm的发射峰分别对应于单体、激基缔合物及类激基缔合物的荧光发射。基态磺化苯乙烯基团的二聚体在光激发下产生激基缔合物,而基态磺化苯乙烯基团的二聚体和一激发的SPS生色团生成类激基缔合物,类激基缔合物荧光随磺化度的增加而增强。稀溶液中SPS激基缔合物形成的活化能和生成焓随磺化度的增加而增大,激基缔合物的稳定性增加。
关键词  磺化聚苯乙烯,磺化度,荧光,活化能,激基缔合物

P(MA-MPTMS)/二氧化硅杂化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结构和形态表征
邱凤仙周钰明1*刘举正张旭苹
(东南大学化学化工系,南京210096; 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镇江212013;南京大学光通信工程研究中心, 南京 210093)
摘要 丙烯酸甲酯和含烷氧基硅烷单体甲基丙烯酰氧基三甲氧丙基硅烷以一定比例通过自由基共聚反应制得共聚物前体,将TEOS在HCl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缩合形成SiO,然后由共聚物和SiO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杂化复合材料,其中SiO的含量从0至25wt%,制得的纳米复合材料膜有较好的光学透明性,它们的透光率在80%以上。利用傅立红外光谱分析了杂化材料的化学结构。溶胶抽取结果表明在杂化材料中凝胶的含量较高,对它们的形貌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聚合物基体中SiO具有较好的分散性,有机-无机相相互贯穿。
关键词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溶胶-凝胶过程;电子扫描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法;热重分析

水溶液中荧光增白剂的分子吸附效应研究
刘云 肖阳
(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37)
摘要   荧光增白剂(FWA)吸收紫外线发出蓝色可见光,从而补偿了织物由于纤维氧化或久洗不净的污渍引起泛黄的蓝光缺损。同时由于FWA本身的发光更增加了织物的亮度。二苯乙烯联苯型和双三嗪二苯乙烯型FWAs是最广泛应用于洗涤剂和造纸工业的荧光增白剂 。我们发现向这两类FWAs 水溶液中加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二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酞菁磺酸盐(PCs)等,它们的荧光大大地加强(0.2-12倍。对于VBL还产生了显著的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红移,而吸收光谱出现了等量双峰。 同时CBS-PVP 体系和VBL-PVP体系的产生了显著的荧光强度的延时性。推测在相互作用中发生了电子从PVP, DTPA, and PCs向FWAs分子的流动形成了一种亚稳定络合物。通过计算无机性和有机性的比例,发现与FWAs具有相近的比例的化合物有利于产生荧光增强和红移效应。在比例相近的基础上,线性聚合物或大分子多氮化合物比较有利。
关键词   荧光增白剂,洗涤剂,无机性与有机性的比例, 含氮化合物,分子间力

‘-二取代亚苄基环己酮合成方法的改善
杨文智,李海鹰,王书香,李记太,段春明
(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摘 要:氧化铝固载氟化钾催化环己酮与苯甲醛的Claisen-Schmidt缩合,在回流甲醇中反应8h,获得95%收率的-二取代亚苄基环己酮。文中探讨了影响氧化铝固载氟化钾催化反应的因素并得出反应的最优条件。
关键词: 氧化铝固载氟化钾;Claisen-Schmidt反应;’-二取代亚苄基环己酮

胶束毛细管电泳在线推扫富集技术测定工业废水中痕量酚类污染物
闫宏远, 杨更亮1,2 , 乔凤霞 刘海燕 陈义
(河北大学药学院,保定 071002;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分子科学中心,北京 100080)
摘 要 采用在线推扫(Sweeping)技术建立了胶束毛细管电泳法同时测定工业废水中痕量苯酚、邻硝基苯酚、间硝基苯酚的方法。考察了缓冲溶液pH值、SDS浓度、进样时间对富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电泳缓冲溶液20 mmoL/L 硼砂 + 80 mmoL/L 十二烷基硫酸钠(pH=9.45),分离电压18 kV时,检测波长214 nm条件下,样品过滤后直接进样,间硝基苯酚的富集倍数可达1000倍。当进样时间为200秒时,苯酚、邻硝基苯酚、间硝基苯酚的检测限分别为0.03、0.02、0.02 mg/L本方法不需复杂的样品预处理,操作简单,快速,成本低,在快速分离和连续监测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胶束毛细管电泳,在线推扫技术,废水,苯酚,硝基苯酚

Fischer-Tropsch合成动力学回顾
杨 骏1,2
(暨南大学化学系,广州 510632, 中国;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030001,中国)
摘要  评述性地回顾了Fischer-Tropsch动力学和机理的发展,重点是反应动力学和机理的最新结果,如详细机理动力学,以及计算化学带给机理研究的新视角。指出烯烃的二次反应对于产物分布的调节具有重要的作用,从理论和实际应用的观点,开发可靠的、基于详细机理的、同时含有反应物消耗速率和产物生成速率的动力学模型非常的重要。
关键词  Fischer-Tropsch合成,动力学,机理,产物分布

异枝麒麟菜多糖的体外对HSV-1和CVB的抗病毒活性研究
岑颖洲*1,邱玉明,叶绍明,王一飞
(暨南大学化学系,广州暨南生物医药研究开发基地,广州,510630)
摘要  研究异枝麒麟菜多糖的体外对HSV-1和CVB的抗病毒活性,并探讨其作用机制。将感染了HSV-1和CVB病毒的细胞在不同多糖溶液中进行培养,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观察异枝麒麟菜多糖对Vero细胞的细胞毒性,并通过细胞病变(CPE)抑制法观察因HSV-1 和CVB引起的CPE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异枝麒麟菜多糖能明显抑制由HSV-1 和CVB引起的CPE,对正常Vero细胞的毒性低,各种给药方法的抗病毒效果均优于阳性对照药物阿昔洛韦(Acyclovir, ACV)和病毒唑(Ribavirin)。异枝麒麟菜多糖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病毒向细胞表面的吸附。这项研究工作以前还未见有报道。
关键词  异枝麒麟菜多糖,单纯疱疹病毒1型,柯萨奇B病毒

N,N,N,’N’-四丁基丙二酰胺萃取Sm(III)和Er(III)的研究
崔玉1,2 孙思修 张振伟 孙国新2*
(1 山东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济南,250100;2 济南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济南,250022)
2004年2月16日收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20301008)和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Q2003B01)资助
摘要 本文研究了以甲苯为稀释剂、N,N,N,’N’-四丁基丙二酰胺(TBMA)从硝酸盐介质中萃取Sm(III)和Er(III)的行为。详细考察了温度以及硝酸、硝酸盐和萃取剂浓度对萃取分配比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合物组成分别为Sm(NO·3TBMA和Er(NO·3TBMA,萃取反应的热焓变化分别为-36.31kJ/mol和-26.71kJ/mol。摄取并讨论了TBMA有机相负载Er(NO的红外光谱。
关键词 N,N,N,’N’-四丁基丙二酰胺,萃取,Sm(III),Er(III)

在线固相萃取富集反相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中的铅、镉、汞、镍
台 希1,2,李德良,李海涛,胡秋芬1,2,杨光宇 ,尹家元
玉溪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系,玉溪653100; 云南大学化学系,昆明650091)
2003年12月23日收到,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11143)和玉溪师范学院科研基金(02476)资助项目
摘要 研究了用四(邻氨基苯基)卟啉(TAPP)柱前衍生,在线固相萃取富集,反相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铅、镉、汞、镍的方法。方法的检测限分别为:镍3.5 ng/L、铅2.5 ng/L、镉3.0 ng/L、和汞3.0 ng/L,该方法用于测定水样中低含量的铅、镉、汞、银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四(邻氨基苯基卟啉(TAPP),反相液相色谱,铅,镉,汞,镍,在线富集

微柱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和食品中的七种过渡金属离子的研究
刘宏程, 佴注, 黎其万, 胡秋芬, 尹家元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昆明),昆明 650223; 云南大学化学系,昆明 650091,中国)
摘要   通过微柱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水和食品中的七种过渡金属的新方法。铅、铬、汞、镍、钴、银和锡这七种金属离子与对四氨基苯基卟啉(T-APP)衍生化形成螯合物,这些螯合物Pb-T-APP,Cd-T-APP,Hg-T-APP,Ni-T-APP,Co-T-APP,Ag-T-APP和Sn-T-APP通过C18固相萃取得到富聚,再经四氢呋喃(THF)洗脱。这些螯合物经过微柱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并通过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350nm – 600nm波长范围内检测。这七种金属离子铅、铬、汞、镍、钴、银和锡的检测限分别为4 ng/L,3 ng/L,6 ng/L,5 ng/L,5 ng/L,6 ng/L,4 ng/L。此方法用于水和食品中七种过渡金属的检测已获得良好的结果。
关键词 微柱高效液相色谱法; 对四氨基苯基卟啉(T-APP); 过度金属离

由2,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制备2-叔丁基对苯二酚
唐 渝,张渊明,杨骏
(暨南大学化学系,广州,510632)
摘要 讨论了对甲苯磺酸量、反应时间和水量等条件对由2,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DTBHQ)制备2-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的影响,对甲苯磺酸用量越多、反应时间越长,TBHQ的产率越低。未加水时TBHQ最好的收率为44.6%,水的加入有助于提高TBHQ的产率和减少副产物的生成,20gDTBHQ在2g对甲苯磺酸催化下于含有0.5mL水的100mL二甲苯中回流2小时获得了67.6%较好的TBHQ收率,DTBHQ的转化率为48.1%。

痕量元素锡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富集和分布特征
孙汉文,乔凤霞,梁淑轩,李丽欣,锁然
(河北省分析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 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保定 071002;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 保定 071002
摘要   建立了在硼酸介质中以十二烷基磺酸钠做增敏剂,利用氢化物原子荧光测定土壤、水稻中痕量锡的新方法。描述了在土壤-水稻体系中痕量元素锡的富集和分布特征。在土壤不同深度锡的分布规律是:中间低,两头高,它反映出土壤内部的不同结构;在水稻不同器官的积累分布是:根 >次末节叶>次末节>末节叶>末节>大米>次顶节叶>顶节叶>次顶节>顶节。水稻的根相对土壤对锡有一定的富集作用,其它器官相对土壤对锡则有不同的稀释作用。土壤中的锡对水稻根和末节叶具有较高的生物可给性。方法检出限(3)为 0.016g·-1, 线性范围0-80g·-1;0.500g 样品(水稻或土壤)的检出限为0.04g·-1
关键词  锡,土壤, 水稻,分布,富集

Te(ⅣL(RhB,MG,MV,CV)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陈填烽,杨芳,郑文杰,白燕,李毅群
(暨南大学化学系,广东广州 510632)
摘要 在水溶液中分别合成了Te(Ⅳ)-I -L(L为三苯甲烷类碱性染料RhB、MG、CV、MV)4种三元配合物,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IR)、紫外可见光谱(UV-Vis)、X射线衍射(XRD)、荧光分光光度法(FS)等手段对其进行表征,确定了所合成三元配合物的分子通式为:(HL)(TeI),初步探讨了配合物的作用机理及其光谱性质。
关键词 配合物, 碲, 三苯甲烷类染料, 合成, 表征

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与-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其表征
钱琛 刁国旺
(扬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扬州,225002)
摘要 本文合成了以-环糊精为主体,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为客体的晶体包合物。 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粉末衍射多种谱学分析方法对固体包合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环糊精与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分子形成摩尔比为2:1的包合物,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进入了-环糊精分子的疏水性空腔内.利用紫外光谱数据测得25ºC包合物的解离常数为3.5×10-6 mol·dm-3
关键词 超分子, 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 包合物,-环糊精

Cu(II) / Ag(I) 诱导的壳聚糖自组织分形纳米结构的原子力显微术形态学表征
何晓青,曾谷城,蔡继业1 *,王彬,冯倩,汪晨熙,梁志红
(中国广州暨南大学,510632,1、生命科技学院化学系;2、理工学院物理系;3、实验技术中心。)
摘要:壳聚糖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污水中重金属离子例如Cu(II) 和 AgI)的去除和回收。我们应用原子力显微术对壳聚糖吸附Cu(II) and Ag(I)的自组织纳米结构进行了表征。实验发现壳聚糖吸附Cu(II)呈现树枝状分形结构,而吸附Ag(I)却呈现 “盘” 状结构,并且这些结构分别和分形学中的DLA 和EDEN模式有较好的吻合。从机理上分析这些分形结构有可能增加了壳聚糖的线性尺度从而提高了它的吸附能力。
关键词:壳聚糖 ,原子力显微术,分形

(CNHCuX (X=Cl, Br)晶体的制备与表征
刘韩星,王鲜,胡伟达,郭丽玲,欧阳世翕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0)
摘要 空气气氛下,有机-无机层状类钙钛矿复合物(CNHCuX (X=Cl, Br) 可以从溶液中制备得到。我们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红外光谱仪以及热分析(TG-DSC) 来表征所获得的粉末产物。通过扫描电镜(SEM) 图片,我们发现(CNHCuCl 晶体和 (CNHCuBr晶体均呈现明显的层状显微结构,结合它们的XRD分析结果,充分表明产物晶体的生长具有高度取向性。从红外光谱谱图我们可以看到,(CNHCuCl的特征峰由于CNH的质子化而较CNH谱峰向高频方向发生位移。可能由于 (CNHCuBr 晶体的无机层中存在更高的Jahn-Teller扭曲,导致其热稳定性明显低于(CNHCuCl晶体。
关键词 层状类钙钛矿,表征,显微结构,热稳定性

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常青 于明泉 安瑜
(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兰州,甘肃  730070)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0377020)
摘要 讨论了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对废水中镍离子和浊度的去除。与无机絮凝剂如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相比,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具有较高去除效率、较低的投加剂量、较低的最佳pH值和较高的沉降速度等特点。当废水的pH值处于5.5-6.0的范围时,对镍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达98% 和 98%以上。在处理同时含有镍和致浊物质的废水时,镍和致浊物质可以相互促进其去除。
关键词 高分子重金属絮凝剂;二硫代酸;含镍废水;絮凝;废水处理

聚苯乙烯基-N, O-二酰基磺酰羟胺:一种双酰化的酰基转移试剂在酯合成中的应用
李树锋 李茜 杨新林 黄文强
(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化学研究所,南开大学,天津300071)
摘要 本文报道了聚苯乙烯基-N-羟基-磺酰胺树脂1及其苯磺酰羟胺衍生物树脂2-5的合成,以及相应的N,O-二酰基苯磺酰羟胺作为酰基转移试剂在乙酸酐和丁醇酯化反应中的应用。酯化反应的机理为:磺酰羟胺上的N-H、O-H分别与酸酐反应生成N,O-二酰基苯磺酰羟胺活性树脂,然后酰基被丁醇解脱生成乙酸丁酯。根据双底物的可逆反应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树脂1-5的特征反应速率常数k。实验结果表明:树脂4和5的速率常数k分别为3.73×10-3 M-1 min-1 和9.13×10-3 M-1 min-1,比相应的树脂1和3的反应活性高。树脂1重复使用7次之后得到的树脂2的反应活性要比树脂1高。树脂3中的给电子基团使得其反应活性最低,k为0.75×10-3 M-1 min-1
关键词 聚苯乙烯基-N-羟基磺酰胺树脂;N,O-二酰基苯磺酰羟胺;双酰化试剂;酰基转移反应

固相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的钴
翁哲慧, 贾智若, 董学畅, 缪明明
, 胡秋芬
(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昆明  650031; 云南烟草科学研究院, 昆明  650106)
摘要  基于钴(II)和2-(2-喹啉偶氮)-5-二甲氨基苯氨(QADMAA)的快速反应以及C18固相萃取盘对Co(II)-QADMAA螯合物的固相萃取,建立一种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快速的钴测定方法。在pH=5.0的缓冲液和十六烷基三甲铵溴化胺(CTMAB)介质中,QADMAA和钴形成络合比为2:1的紫红色络合物。将此络合物用C18固相萃取盘进行固相萃取,用少量的异戊醇可洗脱,富集倍数为50倍。在异戊醇介质中,络合物在616 nm处的摩尔吸光系数为1.32×10 L.mol-1.cm-1。钴含量在0.01- 0.6g/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对0.01g/ml的样品11次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35%。样品中的检测限达到0.02g/L。将此方法用于环境样品中钴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2-(2-喹啉偶氮)-5-二甲氨基苯氨,钴,固相萃取光度法

水体中的砷Ⅲ,总砷,锑Ⅲ),总锑的测定及分布特征
乔凤霞1,2孙汉文闫宏远1,2梁淑轩
(1.河北省分析科学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保定071002;  2.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化学系,保定071051)
摘要采用断续流动进样-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同时测定痕量砷Ⅲ、总砷、锑Ⅲ、总锑的方法研究了三类水样中砷Ⅲ、总砷、锑Ⅲ、总锑的含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常被忽视的生活废水对人类存在着潜在的威胁。
关键词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砷;锑;特征

新型松香手性季铵盐的合成
王恒山,唐莅东,潘英明,梁敏
(广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桂林541004)
摘要 本文从歧化松香胺出发 经分离、甲基化和氮烷基化等步骤,合成了四种新型的手性季铵盐,产率为69%-93%。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经FT-IR, NMR和MS得到确证。
关键词 手性季铵盐,松香衍生物,合成

硫酸软骨素膜诱导草酸钙的结晶及其聚集
蔡继业,陈瑶, 李任强,夏科
(暨南大学化学系;暨南大学生物工程学系,广东 广州510632)
摘要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了草酸钙随着有机基质硫酸软骨素膜的自组装进而形成结晶及其在膜上的聚集过程,结果显示了硫酸软骨素分子诱导或控制草酸钙结晶的形成和成长,这些结晶在硫酸软骨素膜上进一步聚集形成Liesegang环。产生这些现象是由于草酸钙中的钙离子与硫酸软骨素膜上功能团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草酸钙Liesegang环的形成与草酸钙和硫酸软骨素的浓度密切相关。由于草酸钙是尿结石中的主要成分,而硫酸软骨素是人尿液中的重要物质之一,本研究的结果有利于了解有机基质控制无机晶体形成与成长的机理以及人体内尿结石形成的过程。
关键词  草酸钙;硫酸软骨素;原子力显微镜;结晶;Liesegang环

盘基网柄菌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卢英华1, 2*,吴小霞, 徐志南,李清彪1, 2,邓旭
( 厦门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厦门 361005; 厦门大学福建省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厦门 361005; 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生物工程研究所,杭州 310027)
摘 要   粘霉盘基网柄菌的阿米巴变形虫已发展成为一个前景广阔的,用于表达需要翻译后修饰的异源蛋白表达系统。本文比较了各种表达系统的优缺点,扼要介绍盘基网柄菌表达系统的优越性。综述了异源蛋白质在盘基网柄菌系统中表达的研究以及盘基网柄菌表达系统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盘基网柄菌;表达系统;异源蛋白

PDAC/PSS自组装膜表面CaCO晶体的成核生长
杜竹玮 郝娟玲 李浩然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生化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0
摘要
本文模拟软体动物珍珠层的周期性基质控制形成过程制备仿生层状复合材料。将聚苯乙烯磺酸钠(PSS)与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PDAC)用逐层浸渍的方法使其组装成多层膜,用于诱导过饱和溶液中CaCO的结晶,详细研究了膜紫外吸收随组装层数增加的变化。扫描电镜和X-光衍射表征晶体的形貌和结构。以(PDAC/PSS)15诱导CaCO结晶,可以在膜表面获得形貌与珍珠层的非常相似CaCO晶体,其晶片结构呈规则的六边形,片尺寸约为10-20m。
关键词 自组装膜, 碳酸钙, 仿生矿化, 珍珠层

杂合型算法全局优化Na(HO)团簇结构
曹益林,汪山献松(河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新乡453002)
摘要 基于遗传算法、快速模拟退火及共轭梯度方法提出了一种杂合型算法(A hybrid algorithm, HA),并将这一方法应用于Na(HO)团簇结构的优化。该算法有效地结合了三种方法的优良之处,具有较好的优化策略。在对Na(HO)团簇结构的优化过程中,我们以半经验的三点势能函数SPC、 TIP和TIP3P与半经验的四点势能函数TIP4P和 TIPS2来描述HO-HO之间和Na-HO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采用五种不同的势能函数均可以较好的反映钠离子-水分子体系的特征,优化出的构型完全相同,但钠离子和水分子之间的距离略有不同。对构型的分析可知,钠离子的水化数为4,这一结果和实验值相同。由于势能函数的不同导致了能量的不同,采用TIP、TIP4P和TIPS2势能函数优化出的能量值更接近实验值。
关键词 杂合型算法;势能函数; Na(HO) 团簇

生物科学中的微米流体技术
冯喜增**, 侯森, 王立凯,产启林, 秦明, 韩佩东
(南开大学生物活性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300071, 中国)
摘要   经过设计、完善的微米流体技术可用于蛋白质吸附,DNA杂交、免疫测定和细胞粘着在固-液界面间并实现可控化。本文综述新创制的二维、三维微流体体系在固液界面间的生物分子识别,及其相应的研究成果。同时,还介绍了微米流体技术在生物科学相关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微米流体技术, 固-液界面,DNA杂交, 免疫测定, 细胞粘着

-对甲苯磺酰氧基酮与硒代酰胺缩合反应机理及2,4-二苯基-5-乙酰基硒唑晶体结构特征的研究
周国斌,章鹏飞,陈振初,潘远江
(a杭州师范学院化学系,杭州 310036, b浙江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杭州 310027)
摘要 硒唑是一类具有较强的抗癌及抗菌生理活性的化合物,我们课题组曾在Synthesis 报道了利用-对甲苯磺酰氧基酮与硒代酰胺合成硒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在合成方法研究中,我们发现其成环时有两种可能的反应机理可能得到不同构型的同分异构体,为了考察该反应机理,我们以2,4-二苯基-5-乙酰基硒唑为例进行单晶X-ray实验,从而为该反应机理的确定提供了证据.

电解质通过荷电镶嵌膜的传递机理
张浩勤,刘金盾
(郑州大学化工学院,郑州450002)
摘要 采用界面聚合方法制备复合荷电镶嵌膜,用于高价盐与有机物的分离。文章着重探讨了电解质在荷电镶嵌膜中的传递规律。根据非平衡态热力学唯象方程和浓差极化理论,建立了荷电镶嵌膜的体积流率与截流率之间的理论方程。按照模型方程进行数学优化处理,求得相应的膜参数。模型方程的预测值与实验数据吻合良好。
关键词 荷电镶嵌膜;电解质;传递规律

CO在Fe(111) 表面吸附的密度泛函研究

陈运红 杨骏1,2 孙玉川 陈满英
(1暨南大学化学系,广州 510632, 中国;2中科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030001,中国)
摘要 采用密度泛函方法和平板(slab)模型,对一氧化碳在Fe(111)表面的5种不同吸附位的吸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O通过原子C垂直吸附在浅洞(第二层铁原子)位置上是其最稳定的吸附方式。吸附位置从稳定到不稳定的顺序依次为:浅洞>桥位>像桥位>深洞>顶位,与实验事实基本吻合。CO在像桥位最为活化,并且吸附热和最稳定的浅洞位置相差仅为0.1eV.。因此,像桥位被认为是CO在Fe(111)表面解离的位置。
关键词 密度泛函,Fe(111) 表面,一氧化碳,吸附

蒸气相法合成沸石ZSM-35中氟离子的影响

厉学武,魏志娟,徐红,董晋湘
(太原理工大学精细化工研究所,山西省太原市030024)
摘要 在NHF-Al-SiO-乙二胺-HO的体系,用蒸气相法可以合成出沸石ZSM-35。同时系统地考察了以氟离子作为矿化剂对合成沸石ZSM-35的影响规律。在此体系下合成的沸石ZSM-35具有较高的相对结晶度、较大的粒径和较高的比表面积。
关键词 ZSM-35沸石,蒸气相法,矿化剂,结晶度

阻燃羊毛的热稳定性研究
徐建中,赵晓珑,屈红强,田春明
中国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邮编: 071002)
摘要 由四氯化钛,氟化氢铵和一种有机二酸组成的阻燃协同体系对羊毛进行阻燃处理,之后用热分析,氧指数,剩炭率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了它的热力学性质。与未经阻燃处理的羊毛相比,经阻燃处理后的羊毛的氧指数和剩炭率增加,分解温度下降,活化能有所变化。
关键词 阻燃;热分析;羊毛

含硼氮酚醛树脂的热性能
苏晓辉,高俊刚,蒋超杰
(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高分子科学系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 由苯酚、甲醛、硼酸和氨水合成了含有硼氮配位的酚醛树(BNPFR), 用扭辫分析仪、热重分析仪测定了该树脂的热性能结果说明BNPFR的玻璃化温度为210℃,并有优良的热稳定性用热重分析法研究了BNPFR的热分解动力学证明该树脂的热分解反应为一级反应动力学历程其起始分解温度明显高于普通酚醛树脂,半失重温度提高了150℃左右
关键词 酚醛树脂硼酸氮热分析

分光光度法研究碱性介质中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银(III)配离子氧化L-天冬氨酸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单金缓 李胜民 霍树营 申世刚 孙汉文
(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北省分析科学重点实验室 河北保定 071002)
摘要 在碱性介质中于25℃- 45℃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碘酸酸)合银(III)配离子(DPA)氧化L-天冬氨酸的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表明:反应对氧化剂为准一级,对还原剂为分数级。提出了包括配离子和还原剂形成络合物的前期平衡的反应机理,由假设反应机理推出的速率方程能很好地解释全部实验现象,进一步求得速控步的速率常数和活化参数。
关键词  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银(III)配离子,L-天冬氨酸,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气质联用测定地沟油的挥发性成分及其鉴别方法的研究
尹平河 全常春 洪爱华 赵玲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广州 510632)
摘要  在暴利的驱使下,一些非法分子会收集地沟油,经过一系列的加工精炼后,又把它销售到食用油市场,这给人们身体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但是,在地沟油的检测鉴别方法方面,几乎还是空白,因此给地沟油的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本文通过气质联用的方法,检测了地沟油的挥发性成分,有32个化合物被检测到。其中,大多数为从-15的脂肪烃,三个醛类化合物,四个酸,两个苯类化合物,两个醇类化合物以及一个-戊基呋喃。检测的结果表明,地沟油的挥发性成分与正常食用油的有很大差别。因此,通过检测地沟油的挥发性成分,可以把地沟油与正常食用油区分出来,为地沟油的有效管理提供了一个好方法。
关键词  地沟油;挥发性成分;气质联用

褐煤地下气化灰渣的淋滤实验研究
刘淑琴 赵丽梅 余学东 余 力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摘要:
通过柱淋滤实验研究了褐煤地下气化灰渣中微量元素Cr、Co、Ni、Cu、Mo、Cd、Sr、As的淋滤行为,比较了不同淋滤条件下的淋出率及淋滤强度,研究了淋滤液pH值及元素赋存形态对元素淋滤行为的影响,分析了微量元素淋出对气化区周围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微量元素的淋滤行为受淋滤液pH值及元素赋存状态影响显著。Sr、Mo以强淋滤为主,Cr、Co、Cu、Cd、As 以中等淋滤为主,Ni以难淋滤为主。褐煤地下气化灰渣中有害微量元素的溶出浓度均高于地下水水质标准,长期淋出可能对地下气化区周围水体造成污染。
关键词:煤炭地下气化;淋滤实验;微量元素

D-葡萄亚胺为手性模板的立体选择性合成苯苷胺酸的研究
周国斌a,b, 章鹏飞a,*,潘远江b,*
杭州师范学院,浙江大学化学系)
摘要  本文报道了以N-(2,3,4,6-四特戊酰基-D-葡萄糖)亚胺作为手性模板,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苯苷氨酸.在路易斯酸及少量三乙胺的存在下,N-(2,3,4,6-四特戊酰基-D-葡萄糖)亚胺与三甲基硅氰通过立体选择性的亲核加成得到N-(2,3,4,6-四特戊酰基-D-葡萄糖)氨基氰,经水解而得具有光学活性的苯苷氨酸。该方法具有产率高、立体选择性好(ee%=88.2%)、环境友好等优点。
关键词立体选择性   苯苷氨酸

二吡咯烷的有效合成及应用
黄丹, 田澍
(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江苏南通 226007)
摘要    硝酸铈铵能有效地催化吡咯与醛的缩合,反应以良好的产率获得了对应的二吡咯烷。这些二吡咯烷可被用于卟啉的合成。
关键词  硝酸铈铵,吡咯,二吡咯烷,卟啉微波辐射下cis-1,3-二苄基四氢-2呋喃并[3,4-咪唑-2,4,6-三酮的快速合成
李保芝,杨更亮,张劲松,白洁 ,冯莎
(1.河北大学药学院,河北保定 071002; 2.南通万德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江苏南通 226003)
摘要 本文研究讨论微波辐射作用下,通过缩脲反应快速高效合成生物素中间体cis-1,3-二苄基四氢-2呋喃并[3,4-咪唑-2,4,6-三酮。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在提高反应产率(99.5%)的前提下反应速度显著提高,且具有后处理简单、快捷、反应条件温和与对环境影响小的特点。同时讨论了不同微波反应条件对该缩合反应的影响。
关键词 微波辐射,缩合反应,cis-1,3-二苄基四氢-2呋喃并[3,4-咪唑-2,4,6-三酮,乙酸酐 一种新型乙酰化糖番的合成
王煜,方志杰,巨长丽,王远兴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南京,210094)
摘要 以葡萄糖为原料 通过糖苷化和脱乙酰基作用可获得1,4-O-二(2,3,4-三- O -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苯,而后者可关环制取一种新型乙酰基保护的糖番。该路线较以往的路线周期短、步骤少为合成更多种类的新型分子受体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糖番,关环,分子受体配合物[Zn(tren)(Him)](ClO的合成和晶体结构
任颜卫 李珺 杜桂香 张永进 张逢星
(陕西省物理无机化学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化学系,西安 710069,中国)
摘要本文以三氨乙基胺(tren)和咪唑(Him)为配体制得了新配合物Zn(tren)(Him)](ClO,测定了晶体结构,该单晶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nma,晶胞参数=1.556(2) nm,=0.8263(12) nm,=1.501(2) nm,=1.930(5) nm,=4。其测试结果表明在配合物中Zn2+处于五配位的三角双锥配位环境,配位原子分别来自三氨乙基胺的4个氮原子和咪唑的1个氮原子。
关键词 锌配合物,晶体结构,三氨乙基胺,合成电化学发光分析测定黄酮化合物
储海虹, 狄俊伟, 徐扬, 胡延维, 屠一锋
(苏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苏州,215006; 苏州大学医学院药学系,苏州,215006)
摘要 在中性介质中碘增敏的鲁米诺电化学发光的基础上,由于黄酮化合物的自由基湮灭作用而对此增敏的电化学发光具有灵敏的淬灭效应,为黄酮化合物的测定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在pH 6.7含2.0×10-7mol/L鲁米诺和2.0×10-7mol/L I的磷酸缓冲溶液中,电化学发光强度随黄酮化合物浓度线性下降。诸如芦丁、黄芩甙、水飞蓟宾、葛根素和沙苑子甙的线性响应范围分别为2.0´ 10-10-1.4´ 10-8mol/L、1.4´ 10-9-5.8´ 10-8mol/L、 8.2´ 10-9-2.7´ 10-7 mol/L、5.0´ 10-10-1.3´ 10-7mol/L 和3.8´ 10-9-2.7´ 10-7mol/L. 采用此方法成功地测定了北京中科生物研究所的蜂胶胶囊产品中黄酮的总效价以芦丁计为4.16%,非常接近标示的 4.3%。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鲁米诺; 淬灭; 黄酮; 蜂胶芳香杂环化合物的室温固相合成
张俊苓郑文杰,邹家浩,杨芳白燕李毅群
(广州暨南大学化学系 510632)
摘要 研究了一系列芳香邻二胺类化合物与二氧化硒在室温下生成硒芳香杂环化合物的固相化学反应 合成目标化合物的产率如下:2,1,3-苯并[c]硒二唑(BS)77.1%;1,2,5-硒二唑并[3,4-b]吡啶(SPb)43.8%;1, 2, 5-硒二唑并[3, 4-c]吡啶(SPc)22.9%;5-甲基-2,1,3-苯并[3,4-c]硒二唑(MB)73.5%;1,2,5-硒二唑并[3, 4-d]嘧啶-7-(5H,6H)酮(SPO)50.5%;5,7-二羟基-1,2,5-硒二唑并[3,4-d]嘧啶(DHSP)18.9%和2,1,3-萘并[2,3-c]硒二唑(NS)76.7%. 产物经红外吸收光谱(IR)、X-射线粉末衍射(XRD)、元素分析(EA)和ICP表征,结果表明,固相合成与传统液相和室温固相合成方法相比,对环境友好,反应进行得较完全,产率高,后处理简单方便.
关键词 硒芳香杂环化合物 硒二唑 固相合成用无机物对过碳酸钠的稳定化处理研究
刘云  孙宝国
(北京工商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37)
摘要 过碳酸钠是一种含氧漂白剂,它不毁纤维,不引起纤维泛黄,不需要高温释氧。但是不像过硼酸钠那样稳定。少量的湿气就引起它的分解。微量的铁、铜、钴和其它重金属离子均会加速其分解。合成沸石对其分解有着严重的催化作用。本文用过氧化氢氧化碳酸钠制备了过碳酸钠,而后用一组无机物简便地将其包敷,使其达到了像过硼酸钠那样的稳定性。发现偏硼酸钠可能由于其给予包敷体胶体性、自身的酸性和吸水性对于过碳酸钠的稳定性有着独到的作用。在包敷过程中水是形成均匀致密层的因素,但是在过碳酸钠的贮存中它却是自催化反应的主要催化剂。根据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性质,文中提出了一个四步催化反应的机理。首先,在水的存在下过碳酸钠分子中的碳酸钠吸收水,放出羟基和过氧化氢。过氧化氢分解形成的过氢离子在没有漂白和杀菌对象的情况下迅速分解成氧气。在第2步反应中生成的水反过来去催化第1步的分解,第3步生成的羟基又去催化第2步过氧化氢的分解,导致链式分解连续不断。文中讨论了影响碳酸钠稳定的包敷条件的因素,通过正交设计试验对于包敷剂的组成进行了优化。
关键词 过碳酸钠、稳定化、无机物、偏硼酸、自动催化机理 黑区